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什么人易患大肠癌(血吸虫病防治参考文献标注(2)

来源: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要道一个自己不明不白的歉! 3、 历史上真的有虫引吗? 《芈月传》66集,芈月由燕国秘密返回秦国,从赢夫人手中得到先王赢驷遗诏,却遭芈姝人马追杀

要道一个自己不明不白的歉!

历史上真的有虫引吗?

《芈月传》66集,芈月由燕国秘密返回秦国,从赢夫人手中得到先王赢驷遗诏,却遭芈姝人马追杀,庸芮护卫从北行宫暗道撤离,不料途中被魏夫人王军掳到萯阳宫。魏夫人、武王后施手段想得到遗诏未果,于是重金收买巫人蛊虫,下于饭食让芈月吃下。芈月中蛊毒发作,痛得死去活来,仍不肯就范。唯一解药因沾水失效,芈月命悬一线。在穆辛帮助下,义渠君得知芈月遭难,率军将芈月救回义渠。老巫施展巫术驱蛊无效,眼看芈月奄奄一息,情急之下,老巫采用“以一命换一命”办法,拟将蛊虫从芈月身上引出,恰巧选中了义渠君。为救芈月,义渠君不惜慷慨赴死,最终成功将蛊虫引到自己身上,芈月获救。

孙俪出色的演技,将这段中蛊毒的戏,演绎的淋漓至尽,观众也如同身临其境,一直在为剧中的芈月捏把汗。古代用蛊虫害人的残忍一幕,不禁令人毛骨悚然。究竟有没有所谓的蛊虫?带着这个问题,笔者请教百度。果然,有关蛊的资料长篇累牍,既有史料记载,也有民间传说故事。

传说中,蛊虫的制作方法是将各种毒性强大的毒虫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,让它们在其中互相打斗,最后剩下来的那一只就是被称为——蛊。

史料中,李时珍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“虫四部”集解引唐代的陈藏器原话说:“……取百虫入瓮中,经年开之,必有一虫尽食诸虫,即此名为蛊。”宋代的郑樵《通志》也记载说:“造蛊之法,以百虫置皿中,俾相啖食,其存者为蛊。”严用和《济生方》中也记载说:“经书所载蛊毒有数种,广中山间人造作之,以虫蛇之类,用器皿盛贮,听其互相食啖,有一物独存者,则谓之蛊。”宋以后的史载,凡记载有蛊毒的,多袭用了此说,如明代的楼英在《医学纲目》中所谓“两广山间人以蛇虺、蜈蚣、蜒蚰、虾蟆等百虫,同器蓄之,使其自相食啖,胜者为灵以祀之,取其毒杂以菜果饮食之类以害人妄意要福,以图富贵,人或中之,证状万端,或年岁间人多死。”可见,蛊由百虫脱颖而出,堪称毒虫之首。原本是《本草纲目》引用古代疗治奇毒的药方,即在每年五月五日收取许多毒虫做蛊,这种蛊主治恶疮,不料后来有人利用这种蛊来害人。

不过,从蛊毒种种症状反应看,倒如张纲《中医百病名源考·蛊》云:“盖蛊病者,即今人所称之血吸虫病,病由入水澡浴,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所致之。……血吸虫病既为由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所致之病,则古所谓蛊病之常见症状,如心腹切痛、吐血下血等,当为血吸虫成虫及其虫寄生沉积在肝脏、门静脉、结肠、直肠所致之组织坏死,及血吸虫幼虫通过肺组织时产生之充血、出血等外在表现。……病以蛊称,本谓心腹切痛、吐血下血之疾,而亦即今人所称之血吸虫病者,此蛊之为名之本义也。”

血吸虫,古代文献称“蛊”或“水蛊”,多因皮肤接触了有血吸虫幼虫的疫水而感染。隋·巢元方等《诸病源候论·水蛊候》云:“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,令腹渐大……名水蛊也。”感染后,初期可见发热恶寒、咳嗽、胸痛等;日久则以胁下症块,臌胀腹水等为特征,后果较严重。因此,笔者以为,蛊为血吸虫,既有古代文献记载,又有现代医学科学考证,比较靠谱。

至于传说的蛊到底是什么样子,除了代代相传的说法,谁也没见过,但在我国一些南方和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信蛊却根深蒂固,尤其苗族几乎全民族都信蛊,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。说到底,完全是一种人为造成的蛊祸。可想而知,蛊本来是一种专门以毒攻毒治毒疮的药,被放蛊的人趁他人不注意把蛊放入食物,食后势必中蛊毒,染患一种慢性的病痛。以现代观点说,这是一种人为的,由许多原虫的毒引发出来的怪病。

尽管现代社会中,“蛊”这个东西已经渐渐地销声匿迹了,但几千年的遗风陋习,谁能保证无人弄出一两个蛊祸呢?只不过,这等事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。倒是防治血吸虫病仍是医疗卫生事业的要务。

有人说肝癌早期身体会发出3大信号?

拥有占全球18.5%的人口,却认领了每年全球约59%的肝癌新发病例,这些患者中只有10%的人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,我们的国人,过着一种爆肝的生活。

不同于其他肿瘤,肝癌的病因研究得已经较为细致,而肝癌的发生、进程也总有迹可循。躲开致病的高危因素,常常就可以躲过肝癌。但问题是:你躲不开。

身体发出下面3个信号,千万要注意了,别错过最佳治疗黄金期!

文章来源: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xxcbf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21/850.html



上一篇:血吸虫病防治本科毕业论文(关于血吸虫的论文
下一篇:没有了

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投稿 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部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版面费 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