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血吸虫病防治本科毕业论文(关于血吸虫的论文(2)

来源: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1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可以供你玩闹就混过去的课,你可以在这里说话嬉戏,调皮捣蛋,但是你所有的行为都不能对大体老师不尊重。这里躺的是你不认识的人,但是你要像对待

可以供你玩闹就混过去的课,你可以在这里说话嬉戏,调皮捣蛋,但是你所有的行为都不能对大体老师不尊重。这里躺的是你不认识的人,但是你要像对待一个老师,一个朋友,一个家人那样对待他/她。”这是我听到老师对我们说的最多的话。所以,解剖课总是欢笑很多,大家也会出点笑话,但是对大体老师保持尊重和爱护是最基本的修养。

(上图是我在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实习)

后来,我们从这些基础课,就进入了临床课程,内科、外科、神经病学、精神病学、口腔学、耳鼻喉、眼科等等各种各样的临床课程。这些课程都是在学习完课本知识以后,要参加见习的,也就是去临床接触相关疾病的患者。经过老师提前寻求,如果患者愿意提供教学帮助,那我们就可以去床边或者检查室接触患者,大多数患者都是乐意让见习的“毛头小子”去询问、触摸、查看的,但是有的患者认为这是自己的隐私,不愿意接受见习生学习的请求,那就只能感谢她/他,然后等待下一个患者。有时候,一种疾病不那么容易看到,老师们就要提前好些天甚至几个月前拍好照片、录下视频,或者搜寻患者检查单(个人信息都处理掉)让我们去学习。

我们在学习皮肤性病学的时候,临床见习机会是最多的,因为患有皮肤病的人还是很多的,我们常常三五结伴去教授的门诊跟着学习。每次屋里只允许进一个患者,为了保障患者隐私。

有一个青年人,背上有块指甲盖大的黑痣,他总觉得不好看,想了很多办法,液氮、激光,来来回回在外边搞了好几次,这次好像还长得越来越大,他头天晚上觉得痒,第二天就来我院门诊。教授拉上帘子帮他检查,我们也跟着看,教授看了一眼就说“你这要赶紧做病理检查了,好像状况不太好。我给你开了单子你赶紧住院吧!”年轻人很生气“我就是点个痣,还要住院吗?你就是想坑我钱!”教授看他生气了,就严肃起来了,安抚半天年轻人才嘟嘟囔囔去做病理活检。年轻人走了,教授才跟我们分析:“激光点痣,又是黑痣,现在病灶渗血、周围有黑色凸起组织,你们怀疑是什么?”我们也不肯定地回答:“可能是黑色素瘤吧?”教授看了我们一眼,“这个病例高度怀疑是黑色素瘤,现在病灶范围还小,但是这个恶性肿瘤转移迅速,预后极差,也没有很好的治疗。”后来他又说了一些这个疾病的最新治疗,不过代价非常昂贵,患者普遍难以接受。我没有继续跟踪那个患者的后续情况,祝福那个年轻人能够幸运躲过一劫吧。

还有一次见习性病,这个真是患者也难堪,我们也不好意思过多要求患者,而且我们学医的女生多一些,男孩子们就看着我们拘束的脸一直坏笑。一个年轻男性,在外边小诊所随便开了点药治疗疱疹(一种性别),但是越治越坏,只好住院治疗了,他已经不方便穿裤子,只好用被子捂着,窝在病床上打游戏。我们老师请他做一下临床教学配合,他非常大方地请我们进病房,还很热情叫我们几个女学生到床边近点看(我们本来以为这位男患者不方便,就离得很远,他突然热情召唤我们,这让我们几个都很脸红)。老师却安慰我们说,你们不要觉得患者不好意思,其实这样配合的患者很难得,要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。我们这才畏畏缩缩走到床边,顺便帮患者拉好隔离的帘子。这位患者滔滔不绝讲起自己患病的过程,还嘱托我们千万不要在外胡来,要做好安全措施,还问我们要不要看病灶。我们望着老师,老师都觉得患者是实在太配合了,笑着说让我们好好观察一下。然后患者非常爽快拉下被子,还自己拿着手机打开手电筒让我们看,我们都围上去... ...(细节就不说了)。非常感谢这位患者提供的教学机会,也感谢他现身说法告诫我们要洁身自好。

(上图是我在办公室查看一个复诊患者头部影像资料时拍的)

读研、读博就是在专业领域重点学习了。其中辛苦不必赘述。

真正从医后,总是会遇到心急求助的患者,也会送走心满意足的病人,这中间的苦乐酸甜只有自己清楚。我主要从事植物人促醒、帕金森病、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。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我的头条号,我经常分享一些临床病例。在此一些非常专业的话题可能无法详尽说明。

(上两图是给一个帕金森患者手术植入电极,这个患者预后情况可以参见我的微头条)

在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,偶尔培养一下自己的乐趣,也给自己放个假。心酸也罢,劳累也好,每每能够用自己的知识救助他人,带来的荣誉和慰藉,是其他工作难以替代的。但是患者需要的可能远远不止能够单纯治疗疾病,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安抚。我常常用这样的一句话告诫自己,也是所有医生都知道的一句“有时治愈,常常帮助,总是安慰。”

文章来源: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xxcbf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3/849.html



上一篇:血吸虫病防治析出文献(血吸虫病诊断与治疗)
下一篇:什么人易患大肠癌(血吸虫病防治参考文献标注

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投稿 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部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版面费 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